2010年11月17日 星期三

換了身價絕對換腦袋

 
英男子中4億樂透 無聊喝到掛

更新日期:2010/10/26 10:16 編譯李致嫻╱報導
英國一名58歲的男子,中了900萬 英鎊(約台幣4.3億元)樂透後便辭職享樂,後來卻因太無聊而染上酗酒惡 習,最終心臟病發喪生。
英國每日郵報報導,住在施洛普夏郡的 高夫(Keith Gough),原先是個烘焙師傅,2005年中樂透後,便辭掉工作開始享受人生。他和妻子用獎金買了BMW最貴的一部車、賽馬和足球俱樂部的頂級包廂。
閒閒沒事的高夫過了一陣子奢華生活後 覺得人生無趣,而開始酗酒,導致結縭27年的妻子在中獎兩年後跟他分居。
他搬進一間租來的百萬豪宅,還以高薪 聘請司機和園丁。高夫隨後染上賭博惡習,還遇到詐騙集團以投資名義騙了他逾70萬 英鎊(約台幣3390萬元),今年3月 因酗酒而心臟病發喪生。
上周公布的遺囑紀錄發現,育有2個孩子的高夫留下128萬 英鎊(約台幣6198萬元)遺產,扣除債務後剩78萬英鎊(約台幣3777萬 元)。
高夫去年接受訪問時表示,中樂透毀了 他一生。他說:「我的生活沒了規範,所以我開始一直花錢,最後變得很無聊。」
他說:「我以前只在吃飯時喝點酒,而 且朋友很多,現在他們都離我遠去了,因為我不再相信任何人。我會勸大家不要買彩券。」


2010年8月19日 星期四

「單車減肥」秘訣

(1) 「單車減肥」秘訣:
* 每週至少3~4次以上的60分鐘騎乘。 
* 每週至少有1次是強度較高(心跳在年齡安全上限)的騎乘(爬坡或快速。)
* 每週末的120分鐘以上的騎乘。

(2) 為期三個月的計劃表

第一個月:低強度的騎乘。
1. 心跳在強度60~70%,大約是邊騎邊可講話的程度。
2. 騎乘時間: 30~120分鐘。

第二個月:中強度(70~80%)的騎乘。
1. 心跳在強度(70~80%)
2. 騎乘時間: 60~120分鐘。路線選擇較有坡度變化的地段,且保持等速。

第三個月: 短時間高強度的「間歇訓練」。
*每次騎乘過程中要4~5次「全力衝刺」,逐漸提高到7~8次。
*每次的「全力衝刺」要能維持30秒,逐漸提高到60秒。
*每次的「全力衝刺」之間,必要等待體力的充分恢復,再復始。

單車減肥的注意事項

1.一定要吃食物,尢其是長途,否則會因欠血醣,甚至昏倒摔車。

**運動減肥,主要目的:消耗脂肪。
不吃東西就沒有血醣可燒,也就不能燃燒脂肪。運動是需要熱能,只好改燒蛋白質來充數。
取燃蛋白質,就會有不良現象發生;「體力衰退」及「自身中毒」(取燃蛋白質後的代謝物是很毒的。如果,排泄不及,而殘留在體內, 就會「自身中毒」。)。
這就是單車減肥,一定要吃食物的道理。

2) 一定要大量補充水份,以防止脫水。
大量補充水份,以防脫水。單車運動每一小時,大約要補給500~600CC (水壺一瓶)。

3) 多喝牛奶或攝取芝麻,有足夠鈣質,可助肥胖細胞不攝取脂肪。

4) 安全第一!嚴守交通規則。 乘騎的途徑,最好選擇靠右轉的迴繞道路。

5) 清晨、夜晚裡,一定要配裝前、後燈、360度的前後二輪共四片反光鏡及腳踏板的反光鏡、最好再加腰部三角反光帶。配載萬全的安全裝備。 當然,安全帽及手套,更是不可缺少的裝備。
-
6) 減肥初期: 主要是養成騎單車的運動習慣。不可太拼,以防受傷。也不必太注意體重的變化。大約時速15~20km(心跳100~110 bpm之間)。以享受騎車的樂趣為主。
7) 中期的第二個月;大約時速20~25km (心跳120~130 bpm、踏板回轉60~70 rpm。)。
8) 後期的第三個月,乘騎技術提昇,加上體能適應之後,不妨再加實施短時間、高強度累人的「間歇訓練」。
9) 每次出巡時,第1個10分鐘內,warming up把「心跳」提高到「目標心跳」。然後,在最後10分鐘內,要把「心跳」慢慢cooling down到100跳以內。

年齡 危險界限 上限 中心 下限
50以上 160 140 120 100
*40 170 150 130 110
30 180 160 140 120
20 190 170 150 130

「減肥」目的, 一天至少要消耗200~300卡洛里, 共約60分鐘。
大約是20~30分鐘左右的「正」運動,加上Warming up及 Cooling down 的20~30分鐘左右,所以共約60分鐘。 
如果時間不允許有60分鐘的運動時間 。 
改早晚各30分鐘 ,因為多了一次Warming up及 Cooling down,反而卡洛里的消耗比一次60分鐘的運動為多,一日之內,分開數次運動的人,在卡洛里的消耗上,反而較多 …。 
因為在運動後30分鐘內,仍會繼續燃燒熱量的。 而且,至少每週有3~5天的運動!

單車運動醫學上的數據表示:
開始要燃燒脂肪(減肥)的條件:
1) 心跳要100跳以上
2) 延續30分鐘
3) 體內,有足夠的氧氣
為達減肥的目的,每天至少騎60分鐘,運動心跳100跳以上(目標心跳:130)。
例假日要享受120分鐘以上的騎車。

正確的減重是要增加自身代謝率

http://www.mobile01.com/topicdetail.php?f=268&t=429019&p=13
節錄
有人提到基礎代謝...那個就是維持身體機能所需要的熱量
當你攝取的熱量低於基礎代謝是會瘦沒錯...但是身體會有自己的反應就是降低身體機能的運作效率來節省能量
結果就是身體機能變差...代謝變差很容易就會有疲勞甚至大小病痛的產生
而且基礎代謝值會整個往下掉...當你減到你要的體重近而恢復飲食的時候..攝取熱量將會遠高於基礎代謝
會非常容易就胖回來....而且會胖更多..就是只靠節食來減肥的復胖率超高的原因

正確的減重是要增加自身代謝率...從有氧運動以及增加肌肉強度來增加身體的代謝率
當你的代謝量高於所攝取的熱量時體重自然會慢慢往下掉
身體會自動分解脂肪來補足不夠的熱量...自然會有消脂的效果出來
而只需要注意攝取營養成分是否足夠而熱量控制在基礎代謝值附近就可以了
除非都是吃油炸或高熱量食物~不然正常飲食要攝取到基礎代謝直是不太可能餓肚子的

做完運動之後適當補充點蛋白質可以增加肌肉生長速度...所以可以喝豆漿或是吃顆水煮蛋止餓也有補充到蛋白質
肌肉量多基礎代謝率就會增高...就代表你吃飯時的籌碼比別人高
至少別人只能吃到1500卡就到極限再上去就會胖~你可以再多吃個一球冰淇淋嚇嚇對方XD

減重-熱量-基礎代謝率的正確觀念

體內溫度與體外溫度的概念有意思...

冬天消耗的熱量比夏天多...(很可惜冬天的 火鍋也吃得比夏天多)
發燒會增加代謝率....(所以重感冒是暴瘦 的好辦法嗎??)
2008/01/06

減重-熱量-基礎代謝率的正確觀念

想 要減重,你需要燃繞的熱量要比你現時消耗的更多。

「基礎代謝率」是一個數值,代表你24小時在適當的環境中清醒、靜臥,用來維持 最基本的生理活動,如呼吸、血液循環、細胞的新陳代謝、腺體活動及維持體溫等所需熱量。
想 有效快速的減重,你一方面要增加基礎代謝率,另一方面也需要減少熱量的吸收。方法如下:

1. 減少熱量的吸收

每天吃小過你的「基礎代謝率」500大卡,你便可每星期減去1磅(0.454公斤)脂肪。
2. 做運動

每天做15至30分鍾運動,可幫肋你消耗幾百大卡,加速減重。(運 動熱量消耗表)

3. 鍛練肌肉

增加身體的肌肉,可使你增加基礎代謝率,燃燒更多熱量,也令你的體態更有線條美。每增加10磅(4.54公斤)肌肉,基礎代謝率將會增加140大卡。要有效增加肌肉,就需注意蛋白質的吸收。

4.體內溫度


體內溫度每增加攝氏0.5度,基礎代謝率就會增加7%,而在體溫更高 時,身體的化學反應就更快。(所以病人若發燒到42度,基礎代謝率就會增加50%)
5.體外溫度

 置身於低溫中,身體會增加基礎代謝率,以便提供維持體溫所需熱量;而長時間暴露於高溫之下,則會導致基礎代謝率逐漸降低。


不當節食會降低基礎代謝率(越是空腹,基礎代謝率越低)

為何身體會降低基礎代謝率?是為了維持處於挨餓狀態的身體所需能量。

此外,隨著年齡增長,基礎代謝率也會逐漸降低。(小孩的基礎代謝率高於成人)


許多人過30歲以後;飲食不變且有些許運動但體重年年增加身材不再玲瓏有致,卻不知出了什麼問題,其主要原因歸究於『基礎代 謝率』的下降。 

  根據研究人到30歲之後,每10年基礎代謝率會下降2~5%。試想一位34歲、體重54公斤的女姓,每天維持基礎代謝率 所需熱量1300大卡,但他到了44歲之後只要1240大卡;如果飲食不變且不運動,每天將累積60大卡的熱量到身體內,約 4個月後,當熱量累積到7700大卡,身體就會多出1公斤的脂肪,而且脂肪增 加的速度,會隨著年紀的增加變得愈來愈快,這是多可怕的一件事。

2010年5月10日 星期一

凌晨4點半的哈佛大學圖書館

可以供想成功的大家參考~~!!
我想凡事還是需要努力的.....!!
E

"最重要的就是不要去看遠方模糊的事,而是做手邊清楚的事。"

哈佛凌晨4點半
  在網上看到這篇文章,覺得很有感觸,或許這再一次印證 任何人每一次的成功背後都有不為人知的付出和汗水。   哈佛老師經常給學生這樣的告誡: 如果你想在進入社會後,在任何時候任何場合下都能得心應手並且得到應有的評價, 那麼你在哈佛的學習期間,就沒有曬太陽的時間。   作為聞名於世的學府,哈佛大學培養了許多名人,他們中有33位諾貝爾獎獲得者、
7位美國總統以及各行各業的職業精英。究竟是什麼使哈佛成為精英的搖籃? 哈佛學子接受了什麼樣的精神和理念?這些問題吸引著成千上萬的人去探知其中的答案。   哈佛圖書館牆上的20條訓言似乎已經給出了答案。短短數語,引發深思,給人啟迪。   哈佛圖書館的二十條訓言:   1.    This moment will nap, you will have a dream;
     But this moment study,you will interpret a dream.
此刻打盹,你將做夢;而此刻學習,你將圓夢。   2.    I leave uncultivated today, was precisely yesterday perishes tomorrow       which person of the body implored. 我荒廢的今日,正是昨日殞身之人祈求的明日。   3.    Thought is already is late, exactly is the earliest time. 覺得為時已晚的時候,恰恰是最早的時候。
  4.    Not matter of the today will drag tomorrow.
勿將今日之事拖到明日。   5.    Time the study pain is temporary, has not learned the pain islife-long.
學習時的苦痛是暫時的,未學到的痛苦是終生的。   6.    Studies this matter, lacks the time, but is lacks diligently. 學習這件事,不是缺乏時間,而是缺乏努力。   7.    Perhaps happiness does not arrange the position, but succeeds must       arrange the position. 幸福或許不排名次,但成功必排名次。   8.    The study certainly is not the life complete. But, since continually
      life part of-studies also is unable to conquer, what butalso can make? 學習並不是人生的全部。但,既然連人生的一部分——學習也無法征服,還能做什麼呢?   9.    Please enjoy the pain which is unable to avoid. 請享受無法回避的痛苦。   10.     only has compared to the others early, diligently diligently,
        canfeel the successful taste.         只有比別人更早、更勤奮地努力,才能嘗到成功的滋味。   11.     Nobody can casually succeed, it comes from the thoroughself-control
        and the will.         誰也不能隨隨便便成功,它來自徹底的自我管理和毅力。   12.     The time is passing.
        時間在流逝。   13.     Now drips the saliva, will become tomorrow the tear.          現在流的口水,將成為明天的眼淚。   14.     The dog equally study, the gentleman equally plays.         狗一樣地學,紳士一樣地玩。   15.     Today does not walk, will have to run tomorrow.         今天不走,明天要跑。   16.     The investment future person will be, will be loyal to the realityperson.
        投資未來的人是,忠於現實的人。   17.     The education level represents the income.
        教育程度代表收入。   18.     one day, has not been able again to come.
        一天過完,不會再來。   19.     Even if the present, the match does not stop changes the page         即使現在,對手也不停地翻動書頁。   20.     Has not been difficult, then does not have attains'         沒有艱辛,便無所得.   此刻打盹,你將做夢;而此刻學習,你將圓夢   哈佛老師經常給學生這樣的告誡:如果你想在進入社會後,在任何時候任何場合下都能得心應手並且得到應有的評價,那麼你在哈佛的學習期間,就沒有曬太陽的時間。在哈佛廣為流傳的一句格言是"忙完秋收忙秋種,學習,學習,再學習。"   人的時間和精力都是有限的,所以,要利用時間抓緊學習,而不是將所有的業餘時間都用來打瞌睡。   有的人會這樣說:"我只是在業餘時間打盹而已,業餘時間幹嗎把自己弄得那麼緊張?"愛因斯坦就曾提出:"人的差異在於業餘時間。"我的一位在哈佛任教的朋友也告訴我說,只要知道一個青年怎樣度過他的業餘時間,就能預言出這個青年的前程怎樣。   20世紀初,在數學界有這樣一道難題,那就是276次方減去1的結果是不是人們所猜想的質數。很多科學家都在努力地攻克這一數學難關,但結果並不如願。1903年,在紐約的數學學會上,一位叫做科爾的科學家通過令人信服的運算論證,成功地證明了這道難題。   人們在驚詫和贊許之余,向科爾問道:"您論證這個課題一共花了多少時間?"科爾回答:"3年內的全部星期天。"   同樣,加拿大醫學教育家奧斯勒也是利用業餘時間作出成就的典範。奧斯勒對人類最大的貢獻,就是成功地研究了第三種血細胞。他為了從繁忙的工作中擠出時間讀書,規定自己在睡覺之前必須讀15分鐘的書。不管忙碌到多晚,都堅持這一習慣不改變。這個習慣他整整堅持了半個世紀,共讀了1000多本書,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績。   我荒廢的今日,正是昨天殞身之人祈求的明日   聞名於世的約翰霍普金斯學院的創始人、牛津大學醫學院的講座教授、被英國國王冊封為爵士的威廉。奧斯勒在年輕時,也曾為自己的前途感到迷茫。一次,他在讀書時看到了一句話,給了他很大的啟發。這句話是"最重要的就是不要去看遠方模糊的事,而是做手邊清楚的事。"   對此,哈佛提醒學生說"我荒廢的今日,正是昨天殞身之人祈求的明日" 明天再美好,也不如 抓住眼下的今天多做點實事。   獲得哈佛大學榮譽學位的發明家、科學家本傑明。佛蘭克林有一次接到一個年輕人的求教電話,並與他約好了見面的時間和地點。當年輕人如約而至時,本傑明的房門大敞著,而眼前的房子�卻亂七八糟、一片狼藉,年輕人很是意外。   沒等他開口,本傑明就招呼道:"你看我這房間,太不整潔了,請你在門外等候一分鐘,我收拾一下,你再進來吧。"然後本傑明就輕輕地關上了房門。   不到一分鐘的時間,本傑明就又打開了房門,熱情地把年輕人讓進客廳。這時,年輕人的眼前展現出另一番景象───房間內的一切已變得井然有序,而且有兩杯倒好的紅酒,在淡淡的香氣�漾著微波。   年輕人在詫異中,還沒有把滿腹的有關人生和事業的疑難問題向本傑明講出來,本傑明就非常客氣地說道:"乾杯!你可以走了。"   手持酒杯的年輕人一下子愣住了,帶著一絲尷尬和遺憾說:"我還沒向您請教呢……"   "這些……難道還不夠嗎?"本傑明一邊微笑一邊掃視著自己的房間說,"你進來又有一分鐘了。"   "一分鐘……"年輕人若有所思地說,"我懂了,您讓我明白用一分鐘的時間可以做許多事情,可以改變許多事情的深刻道理。"   珍惜眼前的每一分每一秒,也就珍惜了所擁有的今天。哈佛的這句話實際上揭示了一種人生哲學,那就是人生要以珍惜的態度把握時間,從今天開始,從現在做起。   覺得為時已晚的時候,恰恰是最早的時候   安曼曾經是紐約港務局的工程師,工作多年後按規定退休。開始的時候,他很是失落。但他很快就高興起來,因為他有了一個偉大的想法。他想創辦一家自己的工程公司,要把辦公樓開到全球各個角落。   安曼開始一步一個腳印地實施著自己的計畫,設計的建築遍佈世界各地。在退休後的三十多年�,他實踐著自己在工作中沒有機會嘗試的大膽和新奇的設計,不停地創造著一個又一個令世人矚目的經典:埃塞俄比亞首都阿迪斯阿貝巴機場,華盛頓杜勒斯機場,伊朗高速公路系統,賓夕法尼亞州匹茲堡市中心建築群……這些作品被當作大學建築系和工程系教科書上常用的範例,也是安曼偉大夢想的見證。86歲的時候,他完成最後一個作品───當時世界上最長的懸體公路橋───紐約韋拉紮諾海峽橋。   生活中,很多事情都是這樣,如果你願意開始,認清目標,打定主意去做一件事,永遠不會嫌晚。   今天不走,明天要跑   在哈佛,教授們會時常提醒學生們要做好時間管理,並列舉如下事例:   當今世界上最大的化學公司───杜邦公司的總裁格勞福特。格林瓦特,每天擠出一小時來研究蜂鳥,並用專門的設備給蜂鳥拍照。權威人士把他寫的關於蜂鳥的書稱為自然歷史叢書中的傑出作品。   休格。布萊克在進入美國議會前,並未受過高等教育。他從百忙中每天擠出一小時到國會圖書館去博覽群書,包括政治、歷史、哲學、詩歌等方面的書,數年如一日,就是在議會工作最忙的日子�也從未間斷過。後來他成了美國最高法院的法官。   一位名叫尼古拉的希臘籍電梯維修工對現代科學很感興趣,他每天下班後到晚飯前,總要花一小時時間來攻讀核子物理學方面的書籍。隨著知識的積累,一個念頭躍入他的腦海。1948年,他提出了建立一種新型粒子加速器的計畫。這種加速器比當時其他類型的加速器造價便宜而且更強有力。他把計畫遞交給美國原子能委員會做試驗,又再經改進,這台加速器為美國節省了7000萬美元。尼古拉得到了1萬美元的獎勵,還被聘請到加州大學放射實驗室工作。   在人生的道路上,你停步不前,但有人卻在拼命趕路。也許當你站立的時候,他還在你的後面向前追趕,但當你再一回望時,已看不到他的身影了,因為,他已經跑到你的前面了,現在需要你來追趕他了。所以,你不能停步,你要不斷向前,不斷超越。   狗一樣地學,紳士一樣地玩   我們說要珍惜時間,努力為實現理想而打拼,但有一點要注意,那就是不要一味地拼命,也要有適度的休息和放鬆。對此,哈佛有個很貼切的說法,叫做"狗一樣地學,紳士一樣地玩"。話雖略顯粗俗,但揭示的道理卻很深刻。   在哈佛,雖然學習強度很大,學生們承受著很大的學習壓力,但他們也不提倡學生把所有的時間都用來學習。他們認為,學要盡力,玩也不能忽視。哈佛的學生也說,哈佛的課餘生活要勝過正規學習。而哈佛也意識到適度的課外活動不但不會背離教育使命,而且還會給教育使命以支持。因此,他們提出要像"紳士一樣地玩"   在哈佛,學生們除了緊張地學習,還會參加學校組織的多種藝術活動,比如音樂會、戲劇演出、舞蹈表演及各種藝術展覽等,此外,哈佛每年還會舉辦藝術節,以活躍學生的業餘生活。這些充滿著濃厚藝術氛圍的活動不僅讓學生接受了藝術教育和薰陶,而且提高了學生的藝術修養和審美能力。   哈佛的理念就是要求你在緊張的學習和工作後,能夠暫時地完全忘記它們,像投入工作那樣投入玩耍,盡情地放鬆。的確,在你盡心休閒的時候,所得到的體力和精力的恢復會為你下一階段的奮鬥增添無窮的動力。所以,在前進的路上,你不僅要勤奮努力,更要學會放鬆。   現在流的口水,將成為明天的眼淚   成功與安逸是不可兼得的,選擇了其一,就必定放棄了另一結局。正像哈佛所提醒的那樣:現在流的口水,將成為明天的眼淚。今天不努力,明天必定遭罪。   我的鄰居查理斯曾經在哈佛度過4年的大學時光,他現在就職於紐約的一家軟體公司,做他最擅長的行政管理工作,九九讀書人。不久前,他的公司被一家法國公司兼併了。在兼併合同簽訂的當天,公司的新總裁宣佈:"我們不會隨意裁員,但如果你的法語太差,導致無法和其他員工交流,那麼,不管是多高職位的人,我們都不得不請你離開。這個週末我們將進行一次法語考試,只有考試及格的人才能繼續在這�工作。"   散會後,幾乎所有的人都擁向了圖書館,他們這時才意識到要趕快補習法語了。只有查理斯像平常一樣直接回家了,同事們都認為他已經準備放棄這份工作了,畢竟,哈佛的學習背景和公司管理層的工作經驗會幫助他輕而易舉地找到另一份不錯的工作。   然而,令所有人都想不到的是,考試結果出來後,這個在大家眼中沒有希望的人卻考了最高分。原來,查理斯在畢業後來到這家公司後,他在工作中發現與法國人打交道的機會特別多,不會法語會使自己的工作受到很大的限制,所以,他很早就開始自學法語了。他利用可利用的一切時間,每天堅持學習,最終學有所獲。   在哈佛,你從來看不到學生在偷懶,在消磨時間。當若干年後回想起曾經的夢想時,希望帶給你的是無盡的欣慰笑容,而不是因蹉跎而流下的悔恨淚水。   投資未來的人,是忠於現實的人   作為世界知名的學府,哈佛十分強調要有長遠眼光,為未來投資。要投資未來,就要定好未來的投資方向,也就是要及早地設定人生目標。沒有目標,就談不到發展,更談不上成功。   哈佛大學曾進行過這樣一項跟蹤調查,物件是一群在智力、學歷和環境等方面條件差不多的年輕人。調查結果發現:27%的人沒有目標;60%的人目標模糊;10%的人有著清晰但比較短期的目標;其餘3%的人有著清晰而長遠的目標.   以後的歲月,他們行進在各自的人生旅途中。25年後,哈佛再次對這群學生進行了跟蹤調查。結果是這樣的:   3%的人,在25年間朝著一個方向不懈努力,幾乎都成為社會各界的成功人士,其中不乏行業領袖和社會精英;10%的人,他們的短期目標不斷地實現,成為各個領域中的專業人士,大都生活在社會的中上層;60%的人,他們安穩地生活與工作,但都沒有什麼特別成績,幾乎都生活在社會的中下層;剩下27%的人,他們的生活沒有目標,過得很不如意,並且常常在抱怨他人,抱怨社會,當然,也抱怨自己。   其實,他們之間的差別僅僅在於:25年前,他們中的一些人就已經知道自己最想要做的是什麼,而另一些人則不清楚或不很清楚。這個調查生動地說明了明確生活目標對於人生成功的重要意義。
   
Far EasTone Telecommunications, its subsidiaries and affiliates may review and retain incoming and outgoing electronic mail for this e-mail address for quality assurance and regulatory compliance purposes. The confidentiality of internet e-mail cannot be guaranteed. Your transmission of electronic mail to this address represents your consent to two-way communication by internet e-mail.

2010年4月23日 星期五

想做就馬上去做,儘管不景氣

大前研一
「沒有人每天釣魚、打高爾夫球。如果每天都做這些事,其實是很痛苦的。打高爾夫球、釣魚和旅行之所以快樂,是因為這些事情並非日常之事。」~~大前研一
很多人都有一大堆計劃留到退休後去做,但到了那時候,現在想來快樂的事,屆時已不快樂了。想做就馬上去做,儘管不景氣,這仍是大前研一的諍言。
我說「人生不妨繞路走」,讀者或許不知道什麼是繞路。我就試著從我接觸過的多位經營者的(痛苦)小巧引出我的看法吧!
過去30年間,我至少和一千位經營者共事過。正確的數字我沒算過,但是一年30個人,30年下來應該有這個數目吧。我所謂的經營者,都是社長(總經理)、會長(董事長)等事業成功的企業人士,也都是孜孜矻矻忙著賺錢的人。
這些日本企業領袖多半愛談退休後的生活。有人說想每天打高爾夫球悠悠哉哉的日子,有人想回到面臨瀨戶內海的美麗故鄉天天釣魚,有人想和老妻帶著珍愛的相機環遊世界,有人只希望含飴弄孫、忘掉工作,還有人夢想參加非營利組織(NPO)到東南亞當技術指導,有人甚至想在郊外蓋間房子晴耕雨讀,或是長住澳洲。
他們年老後的夢想五花八門,可謂百人百樣,但只有一點我非常確定:他們之中沒有一個人完成夢想。為什麼呢?
首先,他們熬不到圓滿退休,最近半途失意退職、悄悄過日子的案例尤其多。其中多半是公司裡發生了意想不到的狀況,恰巧位在高層的他們,只好引咎辭職。另一個原因是位居高層的時間太久、積勞過度而猝逝。
同樣地,歷任會長、董事會顧問、顧問、最高顧問、監察人等職位,一過了80歲,便被送進老人院的情形也很多。他們在60歲上下時侃侃而談退休後的希望和夢想,但是一過了70歲,卻突然開始想做「終身經營者」,怎麼也不肯退休。那些能幸運退休的情況又如何呢?好像也有問題。沒有人每天釣魚、打高爾夫球。每天做這些事其實很痛苦。打高爾夫球、釣魚和旅行之所以快樂,是因為這些事情並非日常之事。
每天打高爾夫球得找到球伴,每天和同一個對手打也無趣,況且往往很快就累了。人上了年紀,打球的分數增減也很有限。只有當場地和對手都不同時,才會覺得有趣。每天要做到這樣,似乎很難。我在美國佛羅里達常看到退休老人打高爾夫球,他們幾乎是為了健康而打、為了防止老人痴呆而打,讓人感覺不到退休前所期待的「樂趣」。
釣魚則更慘。釣到的魚得有人高興吃掉。老夫妻沒那份食慾;老伴每天表現出最大限度的歡喜,其實都是裝出來的。釣魚必須有人樂享成果。如果還是社長任內,因為是偶一為之,擅長逢迎的職員會起鬨作樂,爭相討魚。孫子也會討好說:「爺爺好厲害哦!」如果住在市區,分送鄰居也皆大歡喜。但是在瀨戶內海的窮村釣魚,和漁夫沒有什麼不同。在只有老人的村子裡每天釣魚,一點也不快樂。本來還有這種夢想的經營者,現在都已打消念頭。童年時釣魚是很快樂,當社長時偶爾去釣魚也很快樂。可是真正退休後天天釣魚,就不是這麼回事了。
那位想環遊世界拍攝照片的人還是繼續旅行,只是不再拍照了。他當副社長時去過南美洲的伊瓜蘇瀑布,拍了一些幻燈片回來,當時是很稀奇,他以「副社長的南美報告」為題,宴請屬下,同時展示攝影成果。席間讚語不絕:「照相技術真是一流啊!」「哇!我也想去一次看看。」真個是賓主盡歡。他退休後又去尼羅河上游,拍回一些珍貴的照片,但是這回屬下就不捧場了。不是推說有事在忙,就是告罪下週有預算會議或要出差,理由儘管不一樣,總之就是沒人來看。就連孫子若不利誘也不肯來。結果落得只有和看過實景的老妻一起整理相簿的下場。從此他出門時不再帶沉重的手動照相機,換成用過即丟的即可拍相機了。看來,即使完全實現年老後的夢想,也沒有當初所想的那般快樂。
我的結論只有一句,這輩子都不要說:「我以後要怎樣怎樣……」。我的建議是,如果有「以後」想做的事,現在,沒錯,就請現在去做!想做的時候正當其時,沒有延後的理由。現在覺得快樂的事,上了年紀以後,不一定覺得快樂。更積極地說,現在就做覺得快樂的事,才能學會年老也覺得快樂的方法,退休後就能成為真正的玩家,快樂地生活。
~摘自:想做的事就去做!(作者:大前研一)

2010年2月22日 星期一

負面表列----觀念革新一小步



負面表列是一劑特效藥
觀念革新一小步,經濟革新、效率革新一大步
0306 徐小波 財訊 6 月號  

政府行政效率的低落,幾十年來始終是台灣發展經濟一大障礙,也是台灣在世界經濟自由度排名無法提升的重要原因。深入探索這個問題的根源與對策,我發現只要政府官員(乃至民眾)從一項觀念革新上跨出一小步,就能夠在台灣投資環境的改善上發揮極大作用。

我們先用一個簡單的例子來看法理基礎對於政府施政心態的影響。在像台灣這類大陸法系國家的政府與人民關係中,政府的管制很重要,許多活動是由政府給人民指示。例如不少人觀察大陸法系國家的交通規則發現,許多交通標誌是寫著右轉或左轉等等,要駕駛人跟著方向前進,這是「正面表列」的方式;英美法系國家則相反,交通標誌多為「禁止」左轉或右轉,意思是除了禁止的方向之外都可以走,也就是「負面表列」。

從這裡思考我們政府行政效率低落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因為政策法令大部分都是用指示性的正面表列,指示人民哪些可以作、該怎麼作,要先得到核准、拿到執照、取得許可;換句話說,新的行業、經營模式、創意、投資活動、金融產品乃至新種經濟活動的出現,通通都要等到政府有關部門說可以才能夠啟動,在尋求政府許可的過程中,就會引發很多時程的浪費,並且牽涉到主事的官員到底懂不懂、有無能力判斷,甚至是否因此製造了濫用職權的機會。這種經過層層審查的方式,結果就是大大減低了行政效率。

例如住宅區經營行業的限制,若採用正面表列逐項列出哪些行業才可以進入,首先碰到的問題就是行業的分類,像提供現場演唱的咖啡廳,在現代的住宅區應該是受到歡迎的,但卻可能因為被列為八大行業而不在准許的名單中;若採用負面表列,則是很清楚的告訴業者不希望發生哪些情況,例如環保法令關於噪音等等的限制、刑法對於賣淫吸毒等行為的限制⋯⋯,以負面表列的方式把所有相關禁止的法令列出來之後,什麼行業進去,政府真的可以不需要管。如此一來,台灣就可以出現很多可愛的住宅區,有各式各樣服務業的存在。

再如金融業,政府習慣的作業方式是,新行業的執照申請動輒要經過幾百項資料的審查,除枉費時日外,這一箱箱的資料,政府官員到底看不看?在看的過程中到底在找什麼東西?如果官員心理已經知道要預防什麼弊端,何不先列出來,用負面表列告訴業者不希望有哪些狀況,並且將這些項目變成要業者簽定的承諾書,在業者簽定後快速發給執照,而不要把時間浪費在審查、顧慮發給許可後會不會出問題上頭。至於業者若違反承諾,政府要撤銷執照或作其他處罰,也可以先寫清楚。

我們的財經法令目前模稜兩可的領域太多了,表現出來的結果就是政府的指示性增加,行政官員掌握了經濟活動的生殺大權。應該要把政府和人民的關係講清楚,不要把自由裁量權擺在基層官員手裡。過去人們經常主張政府應該要「小而美」,但小而美的口號如何落實?一個基本的做法就是政府對經濟活動的管理儘量採取負面表列方式。負面表列的意思不是說這個行業不准、那個可以,而是某種行業在開放之餘,列出業者不能從事之活動,例如融資公司,如果政府害怕融資公司的哪些活動會對經濟造成弊端,可以先列出來,要業者立下承諾;如果擔心業者作不好,那是另外一個問題,而不應用完全禁止的方式來防止弊端,即使像銀行這樣的特許行業,取得執照的業者也有不少表現很差,如果擔心「一粒鼠屎搞壞一鍋飯」,該作的事情是不讓老鼠跑進鍋裡,而不是不要煮飯。

台北市政府已經開始研究用負面表列的方式來作都市規劃,經建會的官員也開始在思考這個問題,顯示已經有不少政府官員接受這種想法,但還是不知道應從何著手,因為怕到立法院被修理,怕被質疑為圖利。我們的媒體和立委喜歡用「圖利財團」這種大帽子,但所謂圖利的內容究竟如何?如果沒有傷害別人也沒有圖個人私利的話,不應就是興利嗎?在我們這樣一個商業的社會,政府要興業不就是圖利嗎?發給執照不就是圖利嗎?以前李國鼎曾經公開批評過,法令上「圖利他人」這個名詞綁手綁腳,使得很多新的經濟活動無法施展,而且使得許多行政官員變得沒有擔當。事實上,不法圖利才是要處罰的,應該要明確界定圖利罪的定義,圖利本身不是個法律名詞,是為了一些罪行的歸類而出現這個名詞,但並未加以清楚定義。

因此,要實現政府對經濟活動採取「負面表列」管理模式的重要工作之一,就是對人民教育,告訴人民對政府的期待應該是有限的,不能什麼都要怪政府,使得政府什麼都要管,然後又怪政府管太多,變成惡性循環、內耗,結果使國際間對台灣的看法就是台灣越來越沒競爭力,投資環境越來越惡化。許多年前我們開始大量出口,當時美國廠商在美國國際貿易法院指控台灣業者傾銷,國貿局認為這是政府的責任,人民也這樣想,於是就拿納稅人的錢去美國聘請律師幫台灣的特定廠商辯護,這種做法行之有年,後來經過大家討論才認為這應該是由廠商自己出費用聘請律師來維護自己的權益。

現在證期會仍會碰到不少類似的情況,股市出了事情就被批評「監督不嚴」,這句話直接跟行政效率低落有關,如果要監督得嚴,什麼都要管,行政效率就會低落。先進國家如美國常有公司倒閉,但民間不會怪政府。我們正在邁向一個法治國家,法治國家不是發生任何事情都要找行政機關,而是應經由司法的途徑由司法機關依法處理,如果期望行政部門用自由開放的態度來執政,同時以負面表列方式明列不希望發生的狀況以及違法的事情,則執法的責任就應轉向司法機關,兩者缺一不可。也就是說,法律應該要變得精簡,但違法時要徹底嚴謹執法。

美國就是一個對經濟的管理採負面表列,而且執法徹底的國家,所以美國開發的新經營模式特別多,新的行業大部分都是從美國引進的。我們希望台灣至少可以成為亞洲很多新種行業、經濟活動的先行地,是亞洲新經濟活動的試驗場,如此即可在台灣帶動新的人才培育、新的技術開發進而帶動新的經濟活動。

如果政府官員願意有擔當,民眾也會願意共同改善台灣的投資環境,大家都認為政府行政效率低落是台灣經濟活絡的一大障礙,則解決這個問題的關鍵,在於政府管理人民事務的時候,應儘量用負面表列方式,並且建立公信的制度,儘量讓私人企業用承諾的方式,負起違反承諾的法律責任。建立了負面表列的觀念後,政府在實際的做法上,還先不需要耗費時間在立法院進行修法,應該以先整理行政命令為首要,由政府各部門把所有行政命令收集起來,落實研究。幾十年來我們有很多法令規定擺到現在,很多人都忘記當初法令限制的背後考慮是什麼,很可能當初顧慮的原因已經不存在了,這是行政效率低落的一個重要原因。

負面表列並不是零和遊戲,一些特許的行業還是可用正面表列方式設限,但是要有個限度,要講出道理來,例如為了鼓勵民間積極創業,當然可以採用正面表列來引導指標性的新產業。從經濟發展的軌跡來看,政府過去以正面表列的方式引導電子、石化等產業,這些產業被帶動後延伸了許多相關產業的發展,因此在目前可以積極思考用負面表列的方式,給民間較大的自由,發展相關產業,相信台灣經濟自由度的排名自然可以往上提昇。

有些官員會說他們找不到法令上有什麼根據可以做一些新的事情,問題就在這裡,如果他們能夠在思考上作一些轉變,想一想法令上沒有不准的話,就是原則上可以做,官員們應該要逆向思考對於任何新行業,有什麼事情是政府不希望發生的,其實很多項目已散見在各種法令,只要匯總一下,例如不希望損害小股東、存款人利益,不希望有利益輸送⋯⋯等,在業者承諾遵守之後立即開放市場,這樣台灣的經濟就能夠活潑起來。

2010年1月22日 星期五

平面廣告錯誤示範--失焦

大多數男性看完此廣告後,大部分認為是 MOKO這家公司在打廣告,
細心一點的認為是 Calvin Klein 的廣告。
只有女性能清楚看出真正要廣告的商品。

2010年1月19日 星期二

存活者偏差

                1941年,第二次世界大戰正打得如火如荼。
有一天,美國哥倫比亞大學著名統計學家沃德教授(Abraham Wald)遇到了一個意外的
訪客,那是英國皇家空軍的作戰指揮官。他說:「沃德 教授,每次飛行員出發去執行
轟炸任務,我們最怕聽到的回報是:『呼叫總部,我中彈了!』 請協助我們改善這個
攸關飛行員生死的難題吧!」

沃德接下這個緊急研究案,他受委託分析德國地面砲火擊中聯軍轟炸機的資料,並且
以統計專業,建議機體裝甲應該如何加強,才能降低被砲火擊落的機會。但依照當時
的航空技術,機體裝甲只能局部加強,否則機體過重,會導致起飛困難及操控遲
鈍。沃德將聯軍轟炸機的彈著點資料,描繪成兩張比較表,沃德的研究發現,機翼是
最容易被擊中的部位,而飛行員的座艙與機尾,則是最少被擊中的部位。

沃德詳盡的資料分析,令英國皇家空軍十分滿意。但在研究成果報告的會議上,卻發
生一場激辯。
負責該專案的作戰指揮官說:「沃德教授的研究清楚地顯示,聯軍轟炸機的機翼,彈
孔密密麻麻,最容易中彈。因此,我們應該加強機翼的裝甲。」沃德客氣但堅定地
說:「將軍,我尊敬你在飛行上的專業,但我有完全不同的看法,我建議加強飛行員
座艙與機尾發動機部位的裝甲,因為那兒最少發現彈孔。」
在全場錯愕懷疑的眼光中,沃德解釋說:「我所分析的樣本中,只包含順利返回基地
的轟炸機。從統計的觀點來看,我認為被多次擊中機翼的轟炸機,似乎還是能夠安全
返航,而飛機很少發現彈著點的部位,並非真的不會中彈,而是一旦中彈,根本就無
法返航。」
指揮官反駁說:「我很佩服 沃德 教授沒有任何飛行經驗,就敢做這麼大膽的推
論,就我個人而言,過去在執行任務時,也曾多次機翼中彈嚴重受創,要不是我飛行
技術老到,運氣也不錯,早就機毀人亡了,所以,我依然強烈主張應該加強機翼的裝
甲。」
這兩種意見僵持不下,皇家空軍部部長陷入苦思。他到底要相信這個作戰經驗豐富的
飛將軍,還是要相信一個獨排眾議的統計學家?

由於戰況緊急,無法做更進一步的研究,部長決定接受沃德的建議,立刻加強駕駛艙
與機尾發動機的防禦裝甲。不久之後,聯軍轟炸機被擊落的比例,果然顯著降低。為
了確認這個決策的正確性,一段時間後,英國軍方動用了敵後工作人員,蒐集了部份
墜毀在德國境內的聯軍飛機殘骸,他們中彈的部位,果真如沃德所預料,主要集中在
駕駛艙與發動機的位置。

看不見的彈痕最致命
乍看之下,作戰指揮官加強機翼裝甲的決定十分合理,但他忽略了一個事實:彈著點
的分布,是一種嚴重偏誤的資料。因為最關鍵的資料,其實是在被擊落的飛機身
上,但這些飛機卻無法被觀察到,因此,佈滿了彈痕的機翼,反而是飛機最強韌的部
位。

空軍作戰指揮官差點因為太重視「看得見」的彈痕,反而做出錯誤的決
策。這個案例有特別值得警惕的地方。那就是:死掉或被俘的人無法發表意見。
第一,蒐集更多資料,並不會改善決策品質。由於彈痕資料的來源本身就有嚴
重的偏誤,努力蒐集更多的資料,恐怕只會更加深原有的誤解。
第二,召集更多作戰經驗豐富的飛行員來提供專業意見,也不能改善決策品質,
因為這些飛行員,正是產生偏誤資料過程中的一環。他們都是安全回航的飛行員,
雖然可能有機翼中彈的經驗,但都不是駕駛艙或發動機中彈的「烈士」。
簡單的說,當他們愈認真凝視那些「看得到」的彈痕,他們離真相就愈遠。

資訊界有所謂「Garbage In, Garbage Out」,前提(或假設)若是錯誤,再漂亮的統
計算式或方法、再多的資料,也不能讓後面的推論變得正確。在管理實務與日常生活
中,許多關鍵的資料,也像上述轟炸機的個案一樣,會因為「失敗」而觀察不到。

台大 劉順仁 教授在著作《決勝》一書中,對「存活者偏差(survivorship bias)」的
舉例說明,是我讀過的書中最生動貼切又清楚的一個。如果有一位70歲的老人在電視
上說,他就是靠每天抽一包煙、嚼一包檳榔才能長壽,請想起「死人沒法上電視說
話」這件事。
同樣的道理,不是那個地方長壽的老人家吃或喝某東西,某東西就是養生聖品。

再看一個騙錢的例子(這已經進化到E-mail版)。

1月2日你接到一封匿名信,向你表示,這個月市場會上漲,結果市場果然上漲,但你
不以為意,因為大家都知道有元月效應這回事(歷年來一月間股價漲多跌少)。到了
2月1日,你又接到另一封信,向你表示,市場將下跌。這一次,又給那封信說中了。3
月1日再接到一封信,情形一樣。7月,你對那位匿名人士的先見之明很感興趣,對方
邀你投資某個海外基金。於是你把全部的儲蓄拿出來投資,兩個月以後,那些錢有如
肉包子打狗,一去不回。你伏在鄰居的肩膀上嚎啕大哭,他告訴你,他也接過兩封這
種神秘信,但寄到第二封就停了。他說,第一封信的預測正確,但第二封不正確。這
是怎麼一回事?
那些騙子玩的把戲是,他們從電話簿找出一萬個人名,寄出後市看漲的信給其中一半
的人,後市看跌的信給另一半的人。一個月後,將有五千人接到的信預測正確,然後
再針對這五千人如法炮製。再一個月後,剩下二千五百人接到的信預測正確,如此直
到名單上剩下五百人,其中會有兩百人受騙上當,因此騙子只要花幾千美元的郵資,
便可賺進數百萬美元。

某騙子假裝投顧老師招收會員,跟你說你可以先加入一般會員,等你覺得準了再加入
VIP會員。 這改變更巧妙的地方在於,騙子一開始就能賺到錢,此外VIP會員還會幫騙
子建立口碑,證明騙子有多準。

存活者偏差 (survivorship bias) :只要資訊不流通,其他人不知道這假的投顧老師
有多麼(不)準。

真心話(英文)